公告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公告动态 > 行业新闻

15年草业进步、15年草业未来

2016-10-20 10:51:49      点击:

作者:卢欣石  

21世纪以来,短短的15年,我国草产业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裂变式振兴。第一次振兴是国家生态保护建设的需求,第二次振兴是国家奶品质量安全的需求,第三次振兴是国家农业结构转型的需求。三次振兴不仅体现了草产业的战略地位和国家需求,而且迈出了从小农经济附属产业向现代集约化、专业化产业的强健步伐。新世纪以来的15年被誉为草业振兴15年、草业进步15年、草业战略15年。

一、传统草业走到了尽头

传统草产业,绵延数千年。从秦汉之始到新中国成立,漫长的2000多年里,草原游牧业是我国草业的主体,在当时落后原始的社会背景下,草原游牧方式保护了草原,提高了生产力,增强了人类对草原的影响力。它以极少的投入换取了人们所需的各种畜产品,而且保证了草原的天然更新与持续利用,即便到了清代末期,内蒙古全部家畜不过800-900万头(只),在新疆的游牧区家畜总数约为771万头(只)。因此,这种原始的草业生产制度在有限的载畜量状况下延续了几千年。但是原始的草原游牧业带来的是草业经济的脆弱性、生存方式的移动性和科技发展的滞后性。

随着世界西方工业革命向东方的挺进,原始的“目无所居”“逐草而行”的草原游牧业开始为近代具有商品意识的草原放牧畜牧业逐步替代。这种放牧畜牧业仍然以草原为基础,逐步脱离原始游牧业的生产方式,开始注重草原的第一性生产和第二性生产的联系,开始注重草地管理中的牧草种植、品种选择、草原的季节性生产和动物产品的市场交易。但是此时的草业仍然没有摆脱小农经济生产的属性,在草原地带的草产业,仍然是附属于天然草原的粗放放牧管理,在农区地带,仍然以农作物的副产品如秸秆藤蔓糠麸作为畜牧业的饲草来源。饲草料极少储备,牲畜大多为露宿饲养,饲草料转化效率很低,草业经营水平十分粗放,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低下。

到世纪交替之际,中国的人口已经增加到12亿,草原牧区家畜数量已经达到近亿头(只),草原退化面积达到90%以上。和上世纪之初相比,人口增加了2-4倍,家畜数量增加了5-7倍,草原面积减少了1/4以上,每头家畜占有的草原面积下降了3倍以上。草原大面积“三化”和环境恶化预警草业面临世纪挑战,依靠不断退化的草地和质量低下的秸秆支撑草业基础已经难以为继,传统粗放的草业已经走到尽头。世纪之交的沙尘暴终于鸣响了现代草业的起跑与振兴。

二、15年来草产业的三次振兴

1、基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一次振兴

真正意义上的草业振兴始于2000年4月16日的一场震惊国人的沙尘暴。国务院总理亲自带领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到河北、内蒙古调研并听取科技部防沙治沙专家小组的汇报。据调研报道,和20世纪50年代相比,2000年的沙尘日数、扬尘数、浮尘数分别增加了24倍、45倍和9倍;目前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扩大2460 km2,是50年代1560 km2的158%。在涉及沙尘天气的200万 km2区域内,京津沙尘主要来源于河北、内蒙古等约25万km2的退化沙化草场、草原已垦的撂荒地和一年生旱作耕地。

针对京津沙尘暴的动因和影响,国家确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了草原地区生态优先的战略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草原植被恢复、草原围栏、草种基地建设、退牧还草工程的启动和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工程的策划实施,推动草地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2000—2009年,中央实施“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和建设”、“牧草种籽基地”、“草原围栏”、“退牧还草”等草原建设和草业生产项目投资总量达到了 34亿元,相当于1978-1999年22年间投资的1.7倍,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草原建设总和的几十倍。这些投资项目建设,推动草原保护和草业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到2008年,退牧还草工程围栏封育草原4000万公顷,禁牧休牧轮牧面积9800万公顷,累计种草保留面积2900万公顷,草原生态条件发生了趋好性变化。

在草地建设方面开始逐渐打破传统草地畜牧业格局模式,探讨了牧区、农区、农牧交错区、城郊区草地牧业组建成一体化的新型草地畜牧业系统,实现产业化生产。不同类型草地畜牧业系统也采取了不同的经济体制运行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截止到2008年,草种业已建成76个基地,良繁面积达45万公顷;饲草种植业初具规模,人工草地保留面积已达1300万公顷;草产品加工企业已达190余个。每年可生产200万吨草产品,部分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草坪业每年创造价值500亿元;草原生态旅游业逐步成为草业新的产业支柱之一,仅内蒙古年总收入58.6亿元;草原药用植物基地近千个,种植种类达200余种,年生产量3.5亿公斤。

21世纪草业第一次振兴的特点是:1),将生态安全的战略重点布局在草原区,围绕草原保护建设,突出实践了草业在大西北开发战略的多功能作用;2)草产业遵循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布局建立产业基地;3)确立了草业发展在草原区生态优先的原则。

所以草业第一次振兴,称之为“生态草业振兴”。

2、基于食品安全战略的第二次振兴

2008年9月11日,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发出声明,召回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三鹿婴幼儿奶粉,揭开了“三鹿奶粉事件”序幕,同时也揭开了草业二次振兴的起跑线。“三鹿奶粉事件”直接导致200亿元三路品牌一夜亏泄,乳品企业减少收入150亿元,消费信心一落千丈。原奶质量安全问题有多种原因,危机的根源却在于饲草料质量和蛋白原料不足。要从根本上消除这种现象,必须首先解决蛋白饲料的问题,从饲草料抓起,从源头上保证牛奶的质量和数量安全。实施科学饲养,才是奶牛养殖业的安全高效之路。

2010年由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牵头,组织了14位专家、教授和岗位科学家,向国务院上书“关于大力推进苜蓿产业发展的建议”。建议获得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批示:“赞成。要彻底解决牛奶质量安全问题,必须从发展优质饲料产业抓起”。温总理的批示表达了政府对草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并直接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对优质饲草产业保证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的深刻认识。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启动了“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在全国14个省市实施了“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项目的指导思想明确聚焦在以苜蓿商品草生产加工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农民协作为基础、以专业化生产为基本形式、以保障原料奶优质安全生产为目的,通过优质苜蓿草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推广,形成优质饲草产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促进我国传统草产业的脱胎换骨和转型升级。项目第一期通过四年建设,在全国建立200万亩优质高产的苜蓿草商品生产,指导并带动了全国400万亩的社会投资和企业家投入,促进了以优质苜蓿商品草生产为代表的草业第二次振兴。短短的4年时间,我国的优质苜蓿商品草的生产能力由2008年的10万吨提高到2015年的120万吨,生产企业增加到500余家,比2008年增加了2.6倍,优质苜蓿草产品的质量标准基本达到项目设计的标准,部分产区部分产品可以达到美国特级和优级质量水平,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苜蓿优质草捆的历史。通过优质草产品的生产推广,我国三分之一的泌乳奶牛开始应用优质苜蓿草产品,其中约100万头高产泌乳奶牛的产量达到9吨以上,实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项目全面推进奶牛青饲料饲养水平,全国奶牛平均单产水平比2008年提高了700kg,奶牛健康状况极大改善,通过10余万次的抽查检验,原料奶三聚氰胺使用合格率达到100%。

新世纪草业第二次振兴特点是:1)草产业开始脱胎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按照国际先进生产模式走上商品化专业化发展道路;2)苜蓿草身先士卒,在草产业商品化、专业化生产中发挥了领先和示范作用;3)草产业开始和奶产业紧密结合,验证了“草业是奶业第一车间”的科学性和不可逆退性。4)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再次证明了草原牧区生态优先的第一原则。

所以第二次振兴,称之为“苜蓿产业振兴”。

3、基于农业转型与粮食安全战略的第三次振兴

2014年10月26号汪洋副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草业发展座谈会,该次座谈会取得了六部分成果,第一,提出了“草牧业”观点,明确了草牧业的重要地位;第二,明确提出发展草牧业要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第三,强调了草牧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想方法;第四,提出选择草牧业发展的正确路径和区位,突破了优质土地种植饲草的限禁;第五,突出科技的作用,鼓励建立草牧业试验示范区。第六,将座谈会的重要精神写入了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为了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业部启动了“草牧业试点”和“粮改饲试点”。

“草牧业试点”在河北、内蒙古、辽宁、湖北、广西、四川、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10个省区共选择37个县,试验确定饲草料的种类和生产规模,统筹谋划种养业结合与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特点、市场供需情况、消费习惯和饲草料转化效率,确定草食牲畜数量和、结构和适度经营规模;探索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草牧业发展;建立健全信息化规范化的草原确权承包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粮改饲试点”选择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十个省区33个旗县,引导玉米籽粒收储利用转变为全株青贮利用,带动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推进粮食作物种植向饲草料作物种植的方向转变,努力构建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草牧业”和“粮改饲”更新了草产业的传统角色,赋予了草产业以新内涵和新功能,突出了草业与牧业的并行作用,扩展了草业发展空间,极大地加强了草产业的发展动力。截止到2015年,全国饲草生产面积达3827万亩,生产加工产量936.7万吨,市场商品流通量为442.4万吨,牧草企业达到700余家,是2008年的3.7倍。在各类饲草生产中,苜蓿商品草生产势头继续高举不减,生产能力达到185万吨,占全部流通草产品的42%,超过2008年生产能力18.5倍;羊草、青贮玉米、燕麦、狼尾草分别达到了146万吨、93万吨、13万吨和4.4万吨。天然草原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为草原放牧家畜提供了2.5亿吨干草,维持了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消费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次草业振兴的特点是:1)进一步突出了草畜一体化的产业模式, “苜蓿—奶牛”的单产业链条开始向“饲草—草食家畜”复合性产业链转化;2)饲草种类和草产品种类由苜蓿单一化产品向“豆科饲草+禾本科饲草”多元化转化;3),草业产区由草原区向半农半牧区和农区扩展,草产业开始参与到农业结构调整和耕作制度改变的创新变革之中。

所以草业第三次振兴称之为“草地农业振兴”。

三、15年来的草产业进步

草业15年,三次振兴、三次变革,三次升华,超越千年沉沦、历经百代煎熬,终于化茧成蝶,开始形成一个具有现代产业思想、产业理论和产业商品的初步形态,开始取得如下进步与成果:

1、以草牧业为基点,构建产业完整体系,成为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15年来,草业逐步摆脱传统附属的无主性、无价性、无业性,构建自身的产业形态体系、理论技术体系和市场价值体系,开始形成具有思想深度、技术难度和系统高度的独立产业。草牧业是草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强调草畜并重、草牧结合,草业先行,实行上下游一、二、三产业的关联融合。草牧业的立足点是4亿公顷草原及其相关产业,其着力点是与草业直接相关的草食畜牧业,其支撑点是草业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发体系;其落脚点是将草业的植物性生产、动物性生产和后加工服务融合起来,形成完整产业链。以“草原生态置换”和“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以先进技术体系和科技创新联盟为支撑,以草牧业内涵为发展目标,改变长期以来重视牧业、轻视草业、重视农业、无视草业的问题。

2、以产品加工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条,成为草牧业产业融合的重要抓手

15年来,草产业逐步摆脱了单纯追求种植面积的片面思想和弯路。把握了饲草种植业和加工业的深刻关联。一批饲草产业骨干企业已经经历了“集约化种植—专业化管理—机械化加工—市场化营销”的现代企业的全过程。和 15年前相比,小农经济自种自用的家庭副业已经被专业化、规模化、商业化生产所替代,并且以草产品加工为核心,将草产品加工作为驱动产业体系的关键抓手,对接物流、牧场、农民和市场,其聚集的资本、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要素正在加速作用于草牧业的产业融合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在现代草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现代草产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3、以产业质量为目标,推进产业标准化,成为草产业现代化的驱动力

15年来,我国草产业不断成熟壮大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产业从数量转向质量,从自产自用转向市场化。2000年以前,草业标准不过寥寥几项,甚至没有一项产品标准。但是经历了草业三次振兴,质量标准和专业化生产成为草产业追求的目标。从2004年到2011年行业标准共完成行业审批标准29项标准,其中基础性标准2 项,产品性标准5项,技术性标准22项,从2011年到2015年还有几项标准已在制定审查中。此外草业机械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和基础标准还不在本项统计之中。我国豆科牧草草产品和苜蓿草产品的质量标准已经完全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标准等齐。通过产业标准化建设,我国草业愈加规范的走上现代化之路。

4、以先进劳动资料为依托,建设集群产业区,成为草产业现代化的主力军

产业所使用的主要生产设备和先进技术水平是产业和产业体系是否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15年来,我国草业已经从手工镰刀进步到全产业链的机械化水平,到2014年,我国草业机械设备拥有量为610万台(套),总动力达1977万千瓦。尤其是牧草收获机械、打捆机械的设备与技术都达到了国际发达国家水平。在全面实现机械播种、收获、加工、储运的前提下,打造了一批具有资源利用优势和产业规模经营的集群模式。在干旱半干旱风沙草原区,形成以阿旗草都为代表的高度规模化专业化草产品产业集群,其产业模式关联到内蒙古赤峰、通辽、鄂尔多斯、河西走廊等区域;在亚热带温热农作区,形成以秋实草业为代表的高度草畜一体化的草牧业产业链;其产业模式关联到黄河三角洲、黄河滩区、江淮平原等区域;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形成以明祥草业为代表的千家农民订单式草产品中心加工的产业集群,其产业模式关联到陕北榆林、六盘山区、甘肃中东部、青海海东等集雨旱作区。

5、以职业化为标志,打造产业专业队伍,成为草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15年来,草业队伍已经基本脱胎换骨,改造了传统的农民人才结构,改变为劳动力与产业现代化相适应的人才结构,培养职业化人才素质,打造产业专业队伍。目前,产业集群的核心人才都是由具有创业思想、经营能力、素质良好、管理高效的职业人才组成。据初步估计,三个集群产业区及其关联产区的劳动力约2万人已经基本由农民转型为产业工人,具备劳动技能、实行专业分工、接受规章管理和效绩考核的现代管理程序;产业技术人员比例占从业人员的20%以上;企业技术负责人基本由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同时草业产业队伍已经形成具备行政管理、投资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营销管理、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队伍。这是一支打造未来草业产业大军的排头兵。

四、草产业面临的新挑战

15年来草产业在组建队伍、打造基地、完善产品、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提高效率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中国饲草产业的新局面。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百年草业相比,我国的草业还是一个乳毛未丰的少年,在产业的产能、质量标准、资源合理利用、满足国家需求诸方面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归纳起来,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挑战问题需要企业界、科技界、政府界给予高度的重视和鼎力解决:

1、如何进一步根据资源承载力合理布局产业区域和调控产业规模?

我国饲草产业从起一落地,就面临着粮食安全和耕地红线的严格限制。可满足资源许可和生产条件的区域已大都成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专属区,饲草产业的核心区域实际都是农业产区的边缘化区域和废弃区域,其地理地貌、土地资源、水文资源、交通条件、人文社会等条件均不支撑现代草业的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草产业采取了比农作物更先进的节水技术、旱作技术、机械化技术、无害化管理技术,打造了一个蓬勃向上的朝阳产业。但是如何进一步根据资源承载力合理布局产业、合理调控产业规模、维持草产业可持续发展是草业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科学评估,树立信心、总结中西方经验和教训,寻求实用新技术,边评论边实干,少评论多实干、把批评变为动力,要在比西方发达国家还恶劣的产区资源条件下,创造出比西方更先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模式和生产能力。

2、如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稳定提供优质安全草产品?

现代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我国草产业经过15年历练,已经初步胜任市场对草产品的需求,到2015年我国自产苜蓿草捆120万吨,进口112万吨,基本满足了我国150万头高产奶牛对苜蓿干草的需求,形成和国外进口干草平分天下的局面。但是真正的挑战在于:第一,产品质量稳定符合标准要求;第二,标准产品稳定供应市场;第三,稳定降低生产成本,稳定提供具有质量和价格优势的草产品。这是一系列艰巨而苛刻的任务,但是又是我国草产业必须正视的挑战。目前,我国约有50%的产品符合优质奶业生产的要求,但是质量控制仍然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部分受到机械设备和人才匮乏的影响。针对性的逐步攻克上述问题,要有一个长期创业创新的思想准备,要有随时应对突发不利事件的物质储备。影响上述问题的要素主要是技术应用问题、土地成本问题和物流成本问题。技术方面要加强和科研院所、牧草技术体系和技术战略联盟的合作,科学诊断、技术实用、机制合理,土地成本和物流成本需要加大社会宣传。向国家及地方政府要政策、要待遇。协会要进一步搭建合作平台,共建企业当家作主的科技创新联盟,有效解决产业发展共性的瓶颈问题。

3、如何发挥草产业的多功能性,创建具有自我特点的草产业?

这是一个巨大的命题,也是每一个创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国的草产业从创建的第一时刻就和国家的生态安全结合和在一起、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在一起、和农业结构调整与生产方式转变结合在一起,和国土整治、环境治理结合起来。所以创办草产业的每一位企业家、投资家、科学家都是怀有一种绿色阳光的情怀,和西方草业相比,不仅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在兼顾效益和利润的同时,实现草产业的公益化、绿色化、人文化。需要回答的问题是:第一,通过草产业,实现草原绿起来、牛羊多起来、牧民富起来;第二,如何通过草产业,调整耕作制度,改良土壤耕地,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草?第三,如何通过草产业,,促进农民转型,实现精准扶贫;第四,如何通过草产业,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粮猪农业转型。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企业家付出代价,做出贡献,需要国家根据上述功能的大小,提出优惠政策,给予财政补贴,鼓励引导产业发挥更大的多功能角色。

五、草产业未来15年

未来15年将是草产业进一步发展、成熟、强大的关键15年。未来15年,草产业的发展趋势是:

1、进一步形成合理、健全、平衡的草产业商品生产区域

通过未来15年的发展调整,草产品生产的区域将进一步适应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承载力。草产品将在全国形成五大区域,即:1)优质苜蓿生产区:2)优质羊草生产区;3)优质燕麦生产区;4)优质杂交狼尾草生产区;5)优质黑麦草生产区。在草种生产体系中逐步形成:1)荒漠绿洲区苜蓿、红豆草种子生产区;2)青藏高原多年生栽培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区;3)半干旱地区羊草种子生产区;4)南方热带地区杂交狼尾草种子生产区;4)亚热带黑麦草种子生产区。

2、养殖业向草业商品区调整转移,实现草畜一体化融合

我国的养殖业布局,尤其是奶牛养殖业布局将改变原来的格局,从城市郊区或农区向饲草专业生产区域转移,扭转过往的“草跟牛走”为“牛跟草走”,即在优质苜蓿专业生产区形成产业的下端产业,形成苜蓿带和奶牛带的融合。在粮改饲与草牧业试点区逐步形成”饲用玉米—肉牛育肥带”和“饲用玉米——肉羊育肥带”,在草原区形成以放牧饲养为主要方式的“人工放牧草地——架子牛、架子羊”生产饲养区。这就需要国家通过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形成阶段性分工、集约育肥和专业化加工的草畜一体化融合模式,各类区域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共赢。

3、商品草生产基本实现区域专业化、生产机械化、商务电子化

经过15年努力,商品草基地实现全产业链机械化作业和专业化管理,商品草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集约化生产、国际化营销在全国形成各自品牌。在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区域的特点会更加突出,生产水平和质量稳定性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我国优质苜蓿草捆生产的重要基地,15年后,1)苜蓿优质干草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基本满足200万头优质高产奶牛的需求;2)在黄土高原退耕还草区,基本实现山地草业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将发展到1000万亩商品草的生产,旱作苜蓿商品草产能将达到300万吨,青贮饲料800万吨,形成肉牛肉羊育肥基地和小规模奶牛饲养基地;3)草业商场与贸易日臻成熟,草业商务电子平台可以完善的提供商家对商家、商家对个人、个人对厂家的电子商务服务;4)未来每一批草产品都能通过追朔系统确保质量数量,确保客户利益。

4、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解决一批行业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15年后,科企合作产业联盟成立并将愈加成熟,总结出草产业科企合作一条龙科技创新联盟,总结出一套成熟的联盟管理机制,联盟成员从科企合作科技创新联盟中获取极大利益。联盟成员单位首先实现自身研发能力的提高和研发能力的壮大,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的最强资本。15年后将解决的重大问题是:1)自我创新提出不同区域品种适应性、品种生产力,育种实现商业化机制;2)高效节水技术在指针式节水灌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节水30%以上的新技术、新设备;3)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产品数量的稳定性可以根本保证国内优质畜产品生产的持续供应;并可满足国际出口的质量数量要求;4)科企合作创新联盟对产业发展关键问题的科学判断力得到政府认可,每年能够承接一批行业发展的科技研发任务;5)每年可用于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的经费不少于联盟成员产值的5%。

5、形成一支能打硬仗,能打出去,参与国际开发的产业大军

15年后,草业发展过程中培养成熟一批专业队伍人才,从技术工人到研发经理、到项目主管、到企业老板,人才成长已经和教育指标联系在一起,表现在:1)人才结构合理、专业配套、梯队稳定的开发队伍;2)科学家和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联盟形成问题可靠的契约关系,使得专家学者和企业的利益和成果都能得到保障;3)产业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基本来自专业学校和研究生,能够具有独立解决生产当值发生的主要技术问题;4)建立起高效、畅通的信息交流和人才流动,企业真正关注人才,视为企业立足之本;5)具有一批可以指导全产业链生产的技术人员,可具备国际合作指导的能力;6) 人才队伍具有了解国内外发展动态、以及带领人员参与国际开发的实力和智力,

6、协会发展壮大,平台搭建,为产业发展全方位做好服务

15年后,行业将越来越具有特点、协作将越来越完善,产业的发展更加需要行业自己的组织,需要加强交流,发展企业的特点,突出具有吸引社会资本的核心优势,需要从国家到地方,成立不同层次、不同隶属的草业协会,完善协会机构和建制,维护行业利益、端正行业行为,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政府,为企业搭建各类平台,抱团取暖。在未来的15年内,要做到:1)行业信息的交流平台。及时准确的将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趋势、咨询、市场信息提供给每个会员学习分析;2)行业行为的评估平台。按照行内要求做人做事做企业,对企业的成就、业绩、进步评估分析,以利进步;3)行业发展的政策平台。随时反映行业各界的利益诉求、反映行业发展的各类建议,为企业争取利益最大化;4) 行业深化的投资平台。提供与资方交流、沟通、吸引社会优良资源为产业服务;5)行业自律的监督平台。通过平台自我教育、自我励志、独立思考,严格规范企业行为、正经服务、正当维权;6)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人才培训提供平台,提高素质、提高技能、提高视觉,提高创兴能力。

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