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 张英俊:发展牧草产业 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
张英俊 教授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
产业结构:2000年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比重趋于稳定,分别在50%和30%左右小幅波动。其中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变动不大,玉米、小麦和大米等谷物种植面积一直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5%左右。 总产量上,谷物、蔬菜、糖类、水果和瓜类等经济作物增产明显。
畜牧业中,牛奶增产速度最快,由2000年不足1000万吨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3500万吨;猪肉自2005年达到高峰后,一直稳定在5000万吨左右;禽肉在过去10年内也有所增加,但牛羊肉在2005年略有上升后,一直处于较低的产量水平。
存在问题:我国农业产业一直属于传统的“猪—粮”结构;畜牧业以猪禽等耗粮型单胃动物为主的单一性结构。
据统计,我国人均口粮消费量由1978年的225kg下降到2009年的139kg,而人均肉类消费量由1.2 kg上升到26.6 kg,人均肉类消费量主要来源于是猪肉和禽肉的增加,而牛羊肉增加极少,导致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涨,也导致饲料粮消耗增加;产业现状与需求转变的不匹配,带来一系列问题。
饲料粮问题—未来我国面临的主要粮食问题
我国饲料用粮递增速度已明显高于粮食总产量的递增速度,饲用需求量不断上涨。任继周先生在2007年预测:到2020年,中国食物构成的新趋势为“2+5”模式,即2亿吨口粮和5亿吨的饲料用粮;2015年4月农业部经济司预测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约7.2亿吨,最大产能约6.5亿吨。如果持续现有产业结构,现有耕地农业系统难以承担,届时我国将面临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
牛奶产量低、质量差
因缺乏优质饲草,我国畜牧业一直以秸秆等农副产品为家畜粗饲料的主要来源,导致奶牛生产效率低下,奶牛平均产奶水平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牛奶质量也无法保障。
目前,我国奶牛存栏头数已经突破1000万头,但奶牛单产水平(约4000~6000 kg)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8000~12000 kg)。
与国外奶业发达国家相比,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奶业建立在秸秆基础日粮上,缺乏优质饲草造成的
产业结构不合理
2003年,全世界牛肉产量5874万吨,我国630万吨,猪肉9577万吨,我国4518万吨,羊肉1182万吨,我国357万吨。畜牧业中,牛羊肉与猪肉产量比例全世界较73.7:100;阿根廷1324:100;欧盟52.5:100;德国33:100;我国最低21.9:100。
中国农业生产模式——耕地农业,料肉比3:1或者2.2:1,耕地农业带来的畜牧业问题:畜产品药物、激素、重金属残留严重;蛋白饲料严重不足,“Protein Bank”没有建立起来。
解决办法:从秸秆畜牧业转变成草牧业,任先生09年曾提到,农区种草可为改进农业系统提供最初的动力;发掘农区草地资源,解放巨大食物资源潜力,实现人畜分粮。
因此,发展牧草产业、降低饲料粮用量、提高农田质量是我国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牧草产业在畜牧业系统中重要性
牧草产业耦合到畜牧业的影响
饲喂优质苜蓿可减少奶牛代谢病,奶牛淘汰率下降,奶产量提高;饲喂苜蓿青贮日粮可以提高乳脂中共轭亚油酸含量,说明饲喂优质苜蓿草产品能够提高牛奶产量和改善牛奶品质。
苜蓿在生猪饲养中的效益表现研究表明,在92~94日龄生长猪日粮中,分别添加初花期苜蓿草粉10%(育肥中期20%)和20%(育肥中期40%)经过150天试验,前者平均每日增重563.75g,后者平均每日增重468.75g。经过试验,在37周龄产蛋鸡日粮中添加7.5%苜蓿干草粉替代3%的豆饼,产蛋量增加、蛋皮和蛋黄颜色改善。
提高经济效益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精料的使用,综合效益可提升3561.50元。
表1 奶牛饲喂优质苜蓿可提升经济效益
奶牛日粮改进方案 |
效益系数 |
直接效益 |
备 注 |
单产5吨以上的产奶牛日粮添加干苜蓿 |
日粮中添加干苜蓿 |
-2737.50 |
干苜蓿价格2.50元/公斤 |
日可减少精料的饲喂 |
1314.00 |
精料价格2.40元/公斤 |
|
日可增产鲜奶1.5公斤 |
1485.00 |
鲜奶价格3.30元/公斤 |
|
鲜奶价格每公斤提高0.4-0.6元 |
2500.00 |
0.5元/公斤,单产5吨 |
|
发病率降低减少医药费1000元 |
1000.00 |
||
合计 |
3561.50 |
注:主要技术经济参数根据作者对内蒙古、河北、山东和宁夏等省区的调研和向奶牛技术专家咨询后得到。
牧草体系给种植业司的建议中指出,饲料粮主要是玉米需求量减少2100多万吨,减少占用4200万亩耕地,中等土地可生产2100万吨优质苜蓿干草,满足12600万只羊或2100万头奶牛一年苜蓿的需求;如采用美国35年试验证明的可持续发展轮作体系CCCaAA5年轮作制来种植,每年可生产3024万吨青贮玉米、840万吨苜蓿干草,按每头奶牛日产30kg牛奶,日给量25kg干物质计算,日粮配方以苜蓿15%、青贮玉米40%,玉米25%来计算,满足840万头奶牛对优质粗饲料苜蓿和青贮玉米一年的需求,几乎完全达到目前我国泌乳牛对优质粗饲料的需求水平。
牧草产业发展模式与研究
产业布局与政策支持
牧草产业“一带两区”——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奶牛苜蓿工程 府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草牧业和粮改饲政策引导
十二五期间,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共完成8个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苜蓿机械收获,针对我国坡上旱地苜蓿进行的研发,在小面积地块可应用。
十三五期间工作设想
豆禾轮作好处:氮等营养素互相利用,切断病虫害传播途径,改善土壤环境,如通透性、有机质等,提高下茬产量,减少水土流失。
苜蓿秋眠级5级以上提倡单播,4级以下可混播。混播组合研究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结语
发展牧草产业,改善天然草地和增加人工草地为草食家畜提供足够的饲草料,合理增加草食家畜所占比例,减少畜牧业对粮食的依赖,对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口粮安全)和食物安全(食物结构安全);
苜蓿等牧草有改良土壤的功能,我国东北华北盐碱地和沿海滩涂,许多土地在种植3-5年牧草后,即可以种粮食,获得较高的收益 (李春艳 1995, 赵兰坡 et al. 2000, 李学明 et al. 2011);发展牧草产业有助于扩大耕地面积,同时利用其培肥地力的改土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耕地质量;
牧草产业生产与利用的特点是加工制作干草、青贮或者放牧利用,二者需要的劳动力数量都较少。美国7万亩规模的苜蓿干草企业仅有80名员工,全部为机械化作业;澳大利亚草地放牧饲养1000头肉牛农场,劳动力仅3~5人;扭转土地发展牧草产业,可以极大地减少劳动力;
1980年,任继周院士曾在“对甘肃省农业长远规划的建议”一文中指出,“作为甘肃省农业长远规划必须使牧业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牧业产值低于农业总产值的50%的那种现代化农业是不可能的,不存在的”;
因此,新形势下急需发展牧草产业,调整农业和畜牧业产业结构,才可能保障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牧草产业网
- 上一篇:给中国奶业来点苜蓿 [2015/11/23]
- 下一篇:1-9月中国进口燕麦干草11.52万吨 同比增36.51% [20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