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牧草半壁江山地位日趋明显 国产牧草怎么样?
据荷斯坦杂志社统计,2016年调研300个牧场,涵盖牛群98.3万头,成母牛49.3万头,进口苜蓿用量53.1万吨,国产苜蓿用量50.8万吨,进口燕麦用量12.2万吨,国产燕麦用量10.7万吨;2015年调研580个牧场,牛群133万头,成母牛67.4万头,进口苜蓿用量66.2万吨,国产苜蓿用量32.5万吨,进口燕麦用量12.6万吨,国产燕麦用量14.7万吨,国产牧草在牧场牧草使用半壁江山地位日趋明显。
据了解,中国原奶价格虽然比最高点下降20%,但仍处全球高位,较国际平均奶价高出38%,因此牧场也在探索寻找国产优质牧草节本增效。据荷斯坦杂志社向牧场调研表示,国产牧草生产水平这几年逐步向好,供货稳定性、牧草质量也有很大提升,尤其2017年国产头茬苜蓿质量平均CP18%~20%,RFV130~150,部分刈割较早、收获工艺控制较好的国产苜蓿已能达到特优级水平。
据了解,2017年以“中国草都”为代表的国产牧草生产企业,头茬草收获时从收割程序、收获机型以及收获方法上都进行改善, 2017年头茬牧草的质量和产量为历年来最好,部分可和进口草质量媲美,逐步得到牧场认可。同时也建议牧场采购时更多依据牧草指标定价,不应冠以“国产草”头衔降价100~200元,同时需要区别国产头茬草与进口陈草,每年5~6月新季国产草即将上市进口新草未到港情况下,经常出现进口商为去库存而降价抛售进口陈草现象,希望牧场合理对待,不应因为抛售进口陈草而压低国产新草的价格。
来源:荷斯坦网
- 上一篇:美国头茬优级苜蓿供应减少 本土及国际市场对优级苜蓿需求强劲 [2017/7/20]
- 下一篇:苜蓿各阶段收割营养价值 [201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