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公告动态 > 行业新闻

中国苜蓿发展的潮起潮落

2018-07-30 11:11:00      点击:

房丽宁博士

    苜蓿发展之难与机遇

    今年仿佛又遇到了一场国产苜蓿的盛宴,价格高不说,要草的人一波波紧跟着。但千万不要以为国产苜蓿从此又可以高歌猛进了。尽管中国是全球奶牛养殖大国,尽管我们每年还需要进口超过100万吨的苜蓿,尽管优质苜蓿的价格近几年一直保持在高位,尽管很多种植企业在苜蓿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不能忽视大比例的种植企业还处于亏损状态的现实。一个行业能否发展在于行业内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提升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要比扩大生产更为关键。为此,探讨行业发展变化、剖析企业亏损原因及可行对策就非常必要。

    一、国内苜蓿种植近5年的明显变化

    1、主产区和生产主体的变化

    甘肃、宁夏和内蒙古是20多年的苜蓿生产区,近两年宁夏川区和甘肃西部的苜蓿种植面积都有所萎缩,特别是宁夏川区面积萎缩明显。内蒙古产区则除了西部的鄂尔多斯和巴彦淖尔外,又增加了东部的赤峰和通辽两个种植区。山西西部的苜蓿生产虽然起步较晚一些,但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已经初具规模。黄淮海地区推广青贮后解决了苜蓿收获问题,加上近距离供应牛场的优势,苜蓿种植面积开始回升。东北三省中,辽宁以辉山乳业苜蓿种植面积最大,黑龙江苜蓿种植发展速度最快。

    从区域供需关系看,甘肃和内蒙古东部,奶牛养殖少,苜蓿以外调为主。其它地区的苜蓿种植则主要就近用于奶牛养殖场。宁夏是唯一奶牛养殖发达、有稳定需求,但苜蓿生产收缩明显的省份,这与当地距离甘肃产区近、土地竞争激烈、苜蓿收获水平相较滞后都有关系。

    从生产组织形式看,目前商品苜蓿种植主体主要是企业,种植规模多在千亩以上,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几乎完全被淘汰。万亩以上的农场内蒙古最多,千亩以下的小农户一般靠近大的公司,或者抱团取暖、连片种植,以解决生产设备的问题。

    2、气候特点决定了产品多样化是保证质量的有效手段

    国内苜蓿的销售对象主要是奶牛场,客户的高质量要求和市场的低质量产品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困扰国产苜蓿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受气候条件限制,除河西走廊和新疆外,其它区域大多不能在夏季稳定生产高质量苜蓿干草,从生产干草到窖贮,再到裹包青贮和袋装青贮,产品的多样化对减少雨季损失和稳定产品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多种收获方式不只增加了机械投入和作业成本,同时还增加了苜蓿收获和销售的复杂程度。裹包青贮虽能解决远距离青贮的运输问题,但同时也增加了加工和运输成本,东北地区还存在裹包青贮冬季结冰的问题。窖贮虽然成本低,但牛场没有面积匹配的青贮窖,缺乏苜蓿青贮经验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一步步解决。

    从我们今年销售给优然沙梁牧场的裹包青贮实际饲喂情况看,用RFV130-140的裹包代替类似品质的进口苜蓿干草,前3-4天产奶量略有降低但奶质提升,4天后奶量恢复并略有提升,奶质保持提升。伊利奶科院通过对与伊利合作的社会化牛场的调查发现,使用国产裹包苜蓿青贮代替RFV130左右的进口苜蓿干草后,产奶量都有所提升,因而鼓励合作牧场更多的使用国产裹包青贮苜蓿。

    今年国产第一茬苜蓿干草的质量普遍提升明显,很多企业的RFV指标都在140以上,少数企业RFV到了160以上。除了今年收获期气候异常干旱适合生产干草外,也说明了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和设备更新,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具备了生产高质量苜蓿干草的能力。也说明了今后干草质量的高低越来越依赖于收割时的气象条件。不过高质量一定是用产量损失和成本增加换来的,像阿旗这样的沙地苜蓿生产区,高质量苜蓿还代表着较高的越冬风险。所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越冬风险低的甘肃西部更适合增加刈割频度,生产更高质量的苜蓿干草;而阿旗这类越冬风险比较大的区域单纯追求高品质并不一定合算。

    3、市场销售开始趋于理性和规范

    完全靠感官评价牧草质量的牛场虽然现在还不在少数,但越来越多的牛场和草企会依据第三方饲草检测报告报价。市场上苜蓿等级划分基本上采用北美标准,大部分规模化牛场饲喂泌乳牛以RFV130为收购标准,少数以RFV160为标准。而饲喂青年牛多数可以接受RFV110-120的苜蓿,在这一区间价格是主要决定因素,超过1400元,牛场就可能考虑用价格更低的饲草代替苜蓿。优质优价旺销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而且越是养殖效益好的牛场对饲草品质的把控越严。很多草企在经历了回款困难,甚至无法回款的窘迫后,对牛场的销售已经变得非常谨慎。现金销售不仅是优质草旺销态势下的选择,明显更为安全。信誉好的牛场无需现金采购,而信誉不好的牛场今年不但很难拿到优质草,其中很多牛场只能靠提高采购价格维持生产,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经营风险。总体上饲草销售环境正在逐步走向规范。

    二、苜蓿发展经历带给我们的主要教训

    1、 苜蓿产业不能立足于生荒盐碱地

    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和认知的偏差,国内很大一部分苜蓿种植在盐碱地、沙地、山坡地、缺水地等不适合种植玉米等作物的地块,所以普遍存在抓苗难、产量低和越冬难的问题。西北区旱地苜蓿的单产一般在200-300公斤;磴口一带的盐碱地苜蓿,在水浇条件下的产量也就600-700公斤,甚至更低,与同区域高产的水浇苜蓿地单产接近1.1吨形成巨大的反差。沙地苜蓿集中在内蒙东部的赤峰、通辽和西部的鄂尔多斯,以及黑龙江齐齐哈尔、吉林西部等寒冷地带,虽然灌溉条件比较好,但因土壤质地差,越冬不稳定,利用年限通常在1-3年内。相比而言,美国约77%的苜蓿有灌溉条件,种植地条件和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没有区别,所以能保持稳定生产。美国苜蓿利用年限通常为4年,平均单产560公斤。蒙大拿的旱作苜蓿在全美面积最大,但当地年平均降雨量达390mm、平均降雪量在70cm以上,单产水平能达到400公斤左右;灌溉苜蓿以亚利桑那的平均单产最高,达1315公斤,年刈割8-9次(THE IMPORTANCE OF WESTERN ALFALFA PRODUCTIONDan Putnam等)。

    苜蓿的根系很深,所以耐旱性很强,但没有充足的水分供应苜蓿不会高产,美国西部苜蓿种植面积的缩减原因之一就是灌溉水紧张。每生产1吨干物质,苜蓿的耗水量要比高粱、谷子增加1倍多。在降雨量低于400mm的地区,旱作苜蓿很难保证产量,越冬也可能不稳定。

     在正常的管理条件下,像黑龙江这样寒冷的地区,粘性土壤只要给予充足的灌溉,冬季有没有降雪苜蓿越冬都比较稳定。而沙地一旦冬季降雪少,即使给予充足的灌溉,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越冬问题。沙地种植像肇东这样抗寒性非常突出的国产品种,会提高一些越冬的安全性,但也不是绝对的,很多种植者也无法接受种植国产品种在产量和品质方面的损失。近几年低温和倒春寒对农业影响屡创记录,更要清醒的认识到沙地种植苜蓿的风险不是通过改进管理就能解决的。

    2、求快贪大目标虚高只能导致种植失败

    苜蓿在中国虽然种植历史悠久,但一直对品质要求不高,种植规模也都比较小。随着本世纪以来产业发展才逐步意识到,苜蓿产业化不是简单地扩大种植规模和使用效率更高的大型设备。高产优质苜蓿需要良好的灌溉和土壤条件,多数苜蓿种植区不适合全年收获干草,苜蓿收获需要区域统筹的机械配套及作业安排,缺乏适应现代大农业生产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低估了现代规模化的苜蓿生产投资需求,销售市场刚刚起步等,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导致苜蓿生产失败。内蒙古土左旗有10万头奶牛的市场,13年农田种植13万多亩苜蓿,3年后就几乎全面退出。究其原因,首先种植企业的土地租赁成本过高,政府为推动项目建设,整合土地时不论农田等级,包括盐碱地和旱地的年租金都提高到了每亩700元;其次,参与的企业很少有牧草种植和收获经验,十几万亩的规模生产,却与小农户几十亩地的种植和管理模式几乎一样,小地块、小型机械作业,基本上只种无收,多数企业宁可亏本也迅速退出。

     一些地方发展苜蓿初期动辄提出单产1吨的目标,而实际生产的现实却很冷酷。目前,大的苜蓿种植企业普遍不盈利,都与在对苜蓿生产的各个环节还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快速扩张有关。

    3、不注重生产数据积累和分析的企业,管理决策失误更多

    生产实践中,获取国内某一具体区域的气象、水文资料和土壤基础信息非常困难,特别是反映历年变化的数据。在互联网上,也很难搜索到科教机构在生产方面的研究报告,能搜索到的多数文章还需付费阅读。而同样的内容在美国不但可以轻松通过互联网获得,而且免费,如使用必应国际搜索“alfalfa production”,会有很多美国科教机构针对当地生产的推广性文章和基础研究报告,完全免费。虽然测土配方已经推广了很多年,但进行土样分析实际上还很困难。植物组织分析是判断植物微量元素是否缺乏的最可靠方法,但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实验室提供植物组织分析服务。基础数据匮乏加上检测手段的缺失,像施肥这样最基本的田间管理措施,目前实践中更多的是依靠经验进行决策,远远谈不上现代农业的精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企业不注重生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管理决策往往会失误。

    三、不同区域苜蓿发展的趋势

    与玉米、棉花等运输方便的农作物不同,苜蓿更依赖本地市场而非国际市场,即使像美国这样的苜蓿出口大国,出口量也不到其总产量的4%。所以即使不打贸易战,苜蓿国产化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美欧的苜蓿发展经历揭示了苜蓿与牛奶生产的密切相关性。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经济价值,苜蓿在美国西部11个州都是第一或第二大作物,同时奶牛数量也占据了全美的一半,而且还在增加。奶牛与赛马的持续增加,促进了西部苜蓿的长久发展。中国的土地资源禀赋及分布格局决定了苜蓿种植将会和奶牛养殖结合得更为紧密。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中提出“巩固发展东北和内蒙古产区、华北和中原产区、西北产区,打造我国黄金奶源带”,可以看出黄金奶源带分布区也是主要的苜蓿种植区。

    1)东北:东北三省中黑龙江的奶牛养殖数量最多,土地资源优势也最为突出。目前苜蓿种植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时间短,经验积累少;农田水利配套不好,春旱秋涝导致苜蓿低产或死亡;盐碱地和沙地种植面积大,生产风险多。解决农田给排水问题后,黑龙江黑土地其实是国内苜蓿种植成本最低的地区。一方面因为土地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因为土质好、降雨比较稳定,加上种养结合的模式,所需的管理成本很低。北安地区管理好的苜蓿地,吨干草成本不足1000元。其它地区很难有这样的成本优势,所以黑龙江的苜蓿种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随着种植经验的逐步积累,结合将苜蓿向给排水条件好的农田转移和推广青贮,困扰当地苜蓿发展的越冬和收获问题都可以克服,苜蓿种植应该会稳步发展。

    2)内蒙东部沙地苜蓿:像赤峰、通辽这样的地区,目前虽然是重要的优质苜蓿产区,但越冬不稳定、管理成本高、夏季收获干草损失大、当地奶牛数量有限,都是无法解决的问题。随着天津、河北和呼市周边的苜蓿种植逐步发展起来,这一地区的种植优势会逐步丧失。当地政府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希望通过引导种养结合,促进有机肥返回沙地,提高本地种植和养殖的稳定性。

    3)华北及中原产区:土地流转难度大和成本高,应该是目前限制中原地区苜蓿种植最主要的因素。水浇地苜蓿可以达到2.2吨或更高的青贮产量,目前的收购价格为每吨650-750元,亩收益为1430-1650元,与一茬小麦和玉米的收益大体相当,但节约了每年两次的播种费用,苜蓿青贮的种植效益还是高于大田作物。建植好的旱作苜蓿,也会有600-700公斤的干草产量,效益相比夏播玉米也有优势,还符合当地政府减少冬春取地下水灌溉的倡导。由于当地奶牛场接受苜蓿青贮的时间不长,目前在收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顺畅后苜蓿非常有可能实现本地供应。

    华北区的内蒙中部及山西中西部为中国奶牛养殖密度最大的区域,但苜蓿种植面积相对奶牛数量还很少,如朔州和土左旗都有10万头的奶牛存量,而苜蓿的保有面积都只有2-3万亩左右。此区域的地租近两年开始下降,水资源也较为丰富,加上土质条件较好,苜蓿没有不发展的道理,关键在于当地农场和牛场对苜蓿生产和利用理念的转变。目前,因为种植面积小和牛场还缺乏苜蓿窖贮的经验,裹包和袋装青贮在该区域比较流行,但对于养殖规模在500头以上的牛场,窖贮苜蓿显然更为经济和高效,未来的模式应该是窖贮为主,裹包和袋装青贮作为补充。

    4)西北地区:虽然是苜蓿高产区,但此区域的光热条件适合瓜果等多种高经济效益的农作物生长,也是国内主要的制种基地,随着区域内水资源的进一步紧缺,可以预见苜蓿生产面临着与高经济效益作物更强的竞争。目前河西走廊的苜蓿主要外调到宁夏等临近省份的奶牛养殖区,但受种植规模和现有机械配置的钳制,干草收获还以小方捆为主,运输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也影响了种植效益。大方捆在当地的苜蓿收获中所占比例在持续增加,但由于大方捆设备太过昂贵,考虑用大圆捆代替一部分小方捆可能更有利于加速当地收获模式的改变。和小方捆相比,大圆捆的运输成本可以节约30%以上,完全机械装卸,设备成本也只有大方捆的1/3。同时当地的饲草生产优势也开始吸引一些乳企到当地投资养殖,实现苜蓿就地转化后,节约的运输费用也能转化成一部分种植收益。

    中国的奶牛养殖经历了依靠秸秆和进口苜蓿后,终于开始寻求积极和国产苜蓿进行合作,一方面是牛场看到了国产苜蓿在近两年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更主要的也是奶牛养殖效益已经越来越支撑不了使用高价的进口苜蓿了。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积淀来看,中国的苜蓿产业都到了要发力的时候,但机会依然只属于哪些对行业、对自己时刻保持清醒认识的企业。

    来源: 北京建木种业有限公司